PG电子匯集127位抗戰老兵的照片,撰寫人物故事介紹PG电子,精心設計排版樣式……眼下,戚輝正在為抗戰老兵們策劃一場特別的影展。
55歲的戚輝是中國聯通河北唐山分公司的員工,也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他利用業余時間尋訪抗戰老兵,發起了一場關愛冀東八路軍老戰士的公益攝影活動,成立了一個由40余人組成的唐山公益攝影團隊。11年來,團隊為老兵們拍攝肖像,記錄其抗戰故事,關心他們的生活,足跡遍布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省份的27個縣市區,行程達7萬余公裡。
為何要為老兵們拍照?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戚輝為唐山玉田縣村民王永貴拍照。“老人突然從牛皮紙包裡掏出好多軍功章,一下子神採飛揚,渾濁的眼眸也變得亮閃閃的!”他被這一幕觸動了,一次次按下快門。
戚輝小時候常聽家中老人講當地的抗戰故事,見到王永貴后,他覺得自己對歷史有了更鮮活的感知。他想:“老兵們年事已高,我們應該行動起來,把他們的身影和故事記錄下來。”
尋訪老兵,並不像按動快門那樣簡單。老兵們身居何處,大部分線索都是通過熱心人士輾轉獲得。“老兵們名字不確定,有的隻知道可能住在哪個村庄,需要到村裡挨門逐戶地打聽。”戚輝說,無功而返也是常有的事。
困難重重,戚輝非但沒有停下,反而加快了腳步。一次,由於拍攝比原定時間推遲了一周,碰上老兵生病入院﹔還有一次,前一天與老兵約好見面,但第二天下午趕到時,老人已經去世……戚輝意識到:“為老兵拍照,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一次,戚輝去看望一名老兵,老人已是癌症晚期,平日坐著輪椅。拍攝結束后,戚輝准備離開時,無意間回頭,看到老人正由家人攙扶著,向拍攝團隊敬禮。這一幕深深地印在戚輝的腦海中PG电子,他說:“尋訪過程中,我們付出了很多PG电子,但我們的收獲更多,老兵們的精神一直感染著我們。”
“吃飯時,我們把樹葉子當碗,樹枝當筷子”“當時打游擊,一年要穿壞好幾雙鞋”“日本人用皮鞭抽我,還用辣椒水灌我,但我就是不說”……拍攝之余,團隊還把老兵們講述的故事一一記了下來。
為了幫助改善老兵們的生活條件,團隊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募集資金、物品和藥品。戚輝一家人也齊上陣,妻子郭曉玲平日常為老兵們理發、做飯、修剪指甲,女兒戚愷彧則為他們拍攝短視頻。
截至目前,戚輝團隊尋訪了215位抗戰老兵,為他們拍攝了10萬余張照片,記錄下60余萬字,出版《永不褪色的記憶——冀東八路軍老戰士風採錄》專題畫冊,並在京津冀等地舉辦“永不褪色的記憶”攝影展,參觀人數超30萬。
“我們的尋訪不會結束,宣傳老兵故事也沒有終點。”戚輝輕撫一張張照片PG电子,堅定地說。
村民秦彥芬在任家洞村酸棗GAP生產示范基地為酸棗樹打叉PG电子。人民網記者 祝龍超攝 打頂、分叉、鋤草……在河北省贊皇縣西陽澤鎮任家洞村酸棗GAP生產示范基地,村民秦彥芬頭戴遮陽帽,穿梭在酸棗樹間,不停地忙碌著。…
人民網承德8月2日電 (記者劉師豪、宋燁文)7月31日清晨,記者跟隨武警承德支隊210名官兵,從興隆縣六道河鎮五道河村徒步前往受災嚴重的響水湖村運送物資,同時官兵們還承擔了搜救任務。地圖上顯示隻有7公裡左右的路程,抵達響水湖村最裡面的時候,已經過了2個小時。…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