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1979年,随着对越反击战的胜利结束,司令员亲自来到广西南宁,接见了为战斗作出卓越贡献的士兵。当他走到一位摄影干事面前时,陪同视察的55军领导介绍了这位摄影干事的英雄事迹,听后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主动伸出手与这位干事握手,并说道:“小同志,我听说过你的事迹,你是我军的功臣啊!”随行的摄影师及时拍下了这一历史瞬间,定格了这次握手。
这位受到亲自接见的摄影干事,名叫李永安。在战后,他不仅受到的亲切接见PG电子,还荣幸地得到了同志的接见。这一切,都是党和军队对他英勇事迹的最高肯定。
1979年2月17日,对越反击战爆发后,作为55军163师政治部的摄影干事,李永安毫不犹豫地向师政治部主任提出申请,要求前往前线拍摄。这时,政治部主任曾提醒他,战场充满危险,甚至作为摄影干事也不乏牺牲的风险。然而,李永安坚定地表示,他毫不畏惧任何危险PG电子,因为他要让世界见证中国军队的英勇与正义,展现这场战争的真实面貌。
许多人认为,摄影干事在战场上通常不受直接威胁,任务往往是战斗结束后的拍摄。然而,李永安与其他战地记者一样,面对的是与士兵同样的危险,拍摄那些珍贵的战斗画面时,他也曾多次身处炮火之中,甚至亲自体验了九次生命威胁。一次在谅山战役中,李永安跟随部队进攻时PG电子,突然遭遇了猛烈的炮火。如果不是他反应迅速躲避,极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在某次炸弹爆炸时,李永安被强烈的冲击波埋在了土里,几乎丧命。还有一次,他正在拍摄战斗场景时,敌人子弹擦过他的头皮,幸好他迅速低头闪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另一名《报》的战地记者在战斗中也曾受伤,一只胳膊被炸断,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继续冒着炮火拍摄战斗画面。这样拼搏的精神PG电子,不仅让这些照片成为历史记录,也传递了无畏的英雄气概。
1979年3月4日,55军的突击部队开始进攻谅山的战略要地——奇穷河。在战士们拼搏的同时,李永安始终不离不弃,在枪林弹雨中拍摄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其中,战士们过奇穷河大桥的照片PG电子,生动地展现了谅山战役的艰苦与英雄气概。在攻占奇穷河铁路桥时,李永安跟随冲锋,战场上敌军猛烈的机枪火力不断,数名战士倒下,幸亏李永安及时找到掩护,才能幸免于难。然而,即使受伤,他依然继续拍摄,不顾伤口,拍下了连续不断的战斗场景,最终拍摄了15张珍贵的铁路桥战斗照片,其中一张成为历史的经典。
随着战斗的推进,李永安终于迎来了拍摄一张他梦寐以求的照片的时刻。在谅山省政府大楼前,他巧妙地安排了两名战士站在台阶上,手持56式步枪,眼神坚毅,背景是飘扬的红旗。在李永安按下快门的瞬间,一张名为《攻克谅山》的照片诞生了,这张照片迅速传遍世界,成为战斗的象征。
这张照片的影响超乎想象,尤其是在越南政府的虚假宣传战术下,他们曾在国际社会上散布关于中国军队尚在艰难行军的消息。而李永安的《攻克谅山》照片,彻底揭露了这一谎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已经占领谅山。此后,新华社发布了这张照片,并附上报道,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成功扭转了战场上的信息战局势。
司令员看到新华社刊发《攻克谅山》的照片后,忍不住大笑着对身边的参谋说:“李永安这张照片拍得真好,他真是我们的功臣啊!”参谋也深以为然,认为这张照片不仅打击了敌人,更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为中国赢得了主动。
战后,李永安因其卓越贡献,先后接受了和的接见,并荣获了个人一等功的荣誉。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163师,李永安的成就仅次于副师长李万全,后者因执行穿插任务冒死获得了一等功。
在战斗的23天里,李永安拍摄了200多张珍贵的战斗照片,其中30多张被军事博物馆收藏,而新华社也发布了李永安的6张照片作为军事通稿。他的勇敢与奉献,让他不仅是一个摄影干事,更是一位真正的战士。